德育园地

中学生人际交往——同学篇

发布日期:2013-12-27   来源:   

  各位同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成为许多同学的困扰。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将围绕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开展一系列心理讲座。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1)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2)人缘型,就是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3)嫌弃型,就是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4)首领,是指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5)孤独者,就是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6)互拒者,指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人缘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羡慕。他们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美,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应该说,内心里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得人缘”,但是不少同学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如有的人以为人缘就是会拉关系,有的视为哥儿们义气,还有的觉得是讨好卖乖等。

    其实,研究表明,人缘型的学生之所以受同学欢迎,是由于他们有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

    1、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

    2、热心班级体的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任;

    3、待人真诚,乐于助人;

    4、重视自己的独立性,且具有谦逊的品质;

    5、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6、有审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动人的仪表。

    可见,人缘不是刻意追求的来的,而是对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回报。

    希望自己有好人缘的同学,不妨多从加强个人修养上面做文章。

    这是同学之间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与老师该如何交往,毕竟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有老师的参与,与老师相处如何,对学习好坏、校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