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外在环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对青少年来说,能否较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 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理解和帮助他们是既困难又令人兴奋的事情,当然教 师必须积极面对这一重大责任。
1、帮助青少年从多个角度认知自我
全面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起来的,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教师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在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基础上用尽量多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然后帮助他们分析这些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是积极的词多一点,还是消极的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步,让学生描述父母眼中、同学眼中、老师眼中、 好友眼中的自己,然后寻找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质,并将其归类。从多个角度 来审视自我,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更积极地全面认识自己。
2、引导青少年接纳自己
在帮助青少年建立了全面、客观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青少年悦纳自我,这是帮助青少年拥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有效的自我控制的基础。 自我悦纳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 与满足感;其次要理智、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看待得与失。 积极的策略是:关注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每个人身上都有无数的闪光 点,重点在于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构成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
3、帮助青少年提升积极的自我效能
提升白我效能感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 当人们期望自己成功时,他们必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在面临挑战性任务时表现出更强的坚持力,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学业期望较高,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性。因此,积极的鼓和正向的评价能为青少年提供针对其特殊才能的机会,对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是有帮助的。
4、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
自我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监控。所谓自我监控,关键就是把对自我行为的控制由外控制转为内控制。处在逆反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反抗过强的外控制,另一方面自我约束的能力还较低,如果教师一味地放手让他们自我监控,往往会使其因为缺少管理而行为失控。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好一个合理的度,在尊重青少年意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依据过去、现在和未来,整理 自己的成长轨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厘清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 针对目标制定自己愿意并能够付诸努力的计划。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借助外部 力量提升青少年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即让他们及时分享自己的计划和成果, 当青少年与他人分享自我成长的硕果时,其实也在促进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