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小学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情绪辅导是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疏导和处理自己情绪问题的一 种教育活动。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要通过辅导,使他们学会情绪调适,从而轻松地应对压力。
如何应对压力,进行情绪调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以拉 扎鲁斯为到管心理代表的认知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有影响的理论视角和策略建议。
1、正视和面对压力及其所引发的情绪问题
当压力事件降临时,个体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逃避看似使个体暂时获得了某种安全感,但其实压力事件并未消失,即压力源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作用。因此,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积极的办法应是正视和勇敢面对压力及其所引发的情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应对压力。
2、极地宣泄情绪
回避问题、压抑情绪最终会导致负性悄绪日积月累,一朝引爆,后果严重,因此不如在正视问题情绪的基础上,开闸泄洪,释放压力。当然,对父母大吼大叫也是一种宜泄情绪的方法,但这种乱扔情绪垃圾的方法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情绪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周围人的情绪。所以积极的情绪宣泄方式包括:一是眼泪缓解,即为了健康,想哭就哭吧。有专家认为,眼泪能将机体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毒素排泄出去。不是有歌星唱过“男人哭吧不是罪”吗?“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在现代社会已显得有些过时。二是活动发泄,以强烈的身体运动为特征的劳动或体育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内心的紧张能量。三是注意转移,当情绪不佳时,可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将注意力从恶性事件和恶劣心绪上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点上,从而稳定情绪,如远足、郊游、阅读、赏乐、手工等。四是向人倾诉,寻求亲友、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智者曾说过,若两人分担痛苦,则痛苦就变成半个了。
3、积极行动解决问题
拉扎鲁斯曾经提出应对压力的八种策略,并指出其中的“积极行动、有计划地解决问题”这一项,是一种具有较好适应性的应对策略。
面对压力的出现,不是掉头逃跑或坐以待毙,而是迎头赶上,调动自潜身能,积极寻求策略和方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将极大地丰富个体处理压力的经验,增强个体今后处理类似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以学生常见的考试压力为例, 大考当前,学生由于紧张,难免有发挥失常的吋候。如果学生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大考来临一一心情紧张一一发挥火常一一悲观失望一一大考再来一一更 加紧张,显然陷进了恶性循环之中;如果学生积极地寻找原因,并有针对性地 复习备考.将很可能充分甚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取得预期的成果,最 终走出失败和郁闷的心理阴霾。
4、重新评价问题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许多情绪问题都有其认知曲解基础,因此情绪调适 的重要策略之一是重新评价问题,变消极评估方式为积极、合理的评估方式, 最终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性格急躁不好,那么我们可 以引导他换一个角度看,性格急躁的人往往注重效率,这也是急躁性格中的优 势。又如失败令人气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失败其实又给了我们再一次努力 的机会,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理辅导和咨询中常用的认知治疗技术的重心 就是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来解决其情绪问题。
5、善用防御机制调控情绪
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个体应对焦虑的自我保护性机制,它在潜意识 层面上运作,是人的正常行为。研究表明,自我防御机制可以在短期内帮助个 体抑制、回避或延缓对威胁性事件的感知,降低心理压力。当个体偶尔使用其 中一种或几种防御机制时,这并无大碍,甚至有益,但如果个体经常使用其中 某几种防御机制,则这可能预示个体的病理状态,有碍健康。这些防御机制主 要有自居作用、压抑、升华、投射、合理化。
6、妥善处理中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识别各种情绪问题,认清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争取社会支持,并综合多种专业技术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帮助。其中典型的专业技术包括放松、系统脱敏、认知质辩、行为训练、角色扮演等,在此不加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