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园地

要不要和学生交朋友

发布日期:2017-09-08   来源:   
 

教师要不要和学生交朋友?答案可以是,因为深入的学生思想工作,尤其是面对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如果不从朋友的身份出发,就很难进行深入的交流以及达到春风化雨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许多教师在和学生交朋友这件事上,是有过惨痛经验和教训的。万玮老师在他那本著名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开篇就提到了他和学生交朋友遇到的困境。刚开始带班没有架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近,像朋友般交流,但到了第二年,由于学生心理上的叛逆,教师有些问题处理不当,很快便陷入巨大的迷感和痛苦之中。

一些教师的问题不是交不交朋友,而是交朋友的时机。和学生交朋友,除了技巧方法外,还应该有个时机的选择。

面对学生,教师的角色其实是多元的: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是权威;在最裁决学生冲突的时候,是法官;在知识传授的时候,是先知者;在谈心交流的时候,是心理辅导员……总之,教师角色在不断变化。多元的角色不可能同时展现,那样的话肯定是人格分裂了,所以,人格的展现也得依据情境的设定。那么,什么时教师才适合展现自己朋友的角色?什么时候才适合平等民主、和颜悦色地与学生亲密交流呢?很简单,在教师的威信树立起来之后。

做一个学生学习和管理的权威者也是教师的角色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角色和朋色有共不之处。在教师的权威角色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是典型的主导者和影响者,学生会因教师的权威角色而对其产生教佩或者敬畏的感觉;而在教师的朋友角色中,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教师即使对学生产生教育和影响,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会因教师的朋友角色而对其产生亲近和喜欢的感觉。可以说,不论是权威角色,还是朋友角色,都是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展现的角色,不过依据时空不同面进行不同的展现而已。

如果教师首先以朋友身份定位,那么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会非常新鲜和惊喜,觉得这教师不一般,好说话,好交流,也愿意和教师沟通。然而,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学生亦如此。一开始接触朋友型的教师时,学生会觉得新奇和亲切,也会表现出更多善的一面;但时间一长,他也会有恶的一面表现出来,比如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此时,基于朋友定位的训诫往往作用有限,因为教师在他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朋友的形象,教师便难以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一些学生由于不怕教师,到后来还会故意犯错误,以欺负教师为乐。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必然是一团槽了。

要避免这一后果,必然要在和学生交朋友之前,先树立起权威的角色,而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当教师的权威已经不容置疑,众人皆敬畏的时候,教师再放下身段,和学生交朋友,那么此时的学生,就会觉得教师的亲密态度来之不易,愿意与之接触;同时也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收敛,不会得意忘形,无所顾忌。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