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不可避免,家长和孩子要找出与之共处之道。若孩子不爱做作业,建议你先找出原因。若孩子做作业速度很慢,要先搞清楚是习惯不好,还是其他原因。
寻找原因: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作业而在发呆,请先控制住求好心切的那份着急,先问孩子在想什么。是因为肚子饿了,累了,还是在想学校的事,或担心其他的事情?一方面提醒了孩子不要分心,另一方面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才有可能找出原因和适当的改进方式。
消除干扰:如果孩子在房间里就可清楚地听到客厅电视机的声音,他们还能专心写作业吗?所以应尽可能依照孩子的需求,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作业技巧:孩子并非天生就很会写作业,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是靠后天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有的孩子一做作业必定拖拖拉并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拖延,而是不知该如何有效运用时间,于是看到眼前一堆作业,就容易轻言放弃。家长和老师可充分沟通,教导孩子将作业分成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小单元,并引导孩子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搜寻数据,以更有效地完成。
培养兴趣:如果孩子有不感兴趣的科目,或者对作业采取抗拒的,可以让他们把喜欢和不喜欢的作业交互进行,不要一开始就要求他们先把最不喜欢的作业做完,这样反而会让他们对作业越来越抗拒。当在意自己的“权益”有些孩子适合激励法,有些孩子则相反,例如看电视、听音乐、上网等被剥夺,家长不妨按孩子的个性来拟定奖惩规则(事先约定)。
独立习惯:培养孩子独力学习的好习惯。有些家长不但经常陪孩子写完作业之后还帮忙检查和订正,甚至情急之下干脆代劳。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认为家庭作业是父母的事,耍赖的习惯,那时再要改过来就真的太难也太晚了。
课外拓展: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因此家长们无须过重视孩子的课业成绩,反倒可以费点心思让孩子体会接触新物和学习新知识的乐趣,引导他们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适时鼓励和赞美。孩子一旦明白自己为何而学、过程重于结果,自然会逐渐产生学习动机,面对课业的心态也将随之改善,如此一来就更能体会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