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小学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1、以倾听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常常带有许多自己的悄绪。在这种情绪状态下, 他们容易不理智,产生冲动行为。闪此,当遇到孩子情绪不良或产生冲动行为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倾听孩子遇到的问题,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先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完,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完整,待其情绪有了一定缓解后,再着手进行处理。
2、对孩子的苦恼表示理解
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往往都有自己的苦衷。家长要更多地从共情的角度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角色来了解他们体验的具体烦恼,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千万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否则孩子以后遇 到类似的问题时,会拒绝和家长沟通。
3、教给孩子控制冲动的方法
人在冲动的时候思维是狭窄的,那一刻的决定常常带有非理性,容易造成 不良的后果。在孩子情绪冲动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不要先爆发出来,而是给自己一个停顿的时间,等自己比较冷静的时候,再来处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情绪都有其高峰和低谷的转化,要学会让自己渡过情绪的激动期,这样就能很快恢复到理智的状态。
4、训练孩子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
成功的交往离不开丰富有效的交往技巧。这些技巧包括表达的技巧、倾听的技巧、拒绝的技巧、道歉的技巧、交涉的技巧、批评的技巧等,家长有必要在 日常交往过程中向孩子传授这些人际交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