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双新”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数学教学模式,5月6日下午,六年级初中数学区级公开课与教研活动在格致初级中学开展。此次活动由黄浦区数学教研员顾跃平老师主持,宋宁宁老师执教章起始课《9.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课堂上,宋宁宁老师以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鸡兔同笼”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解法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与独特优势。紧接着,宋老师又引入《九章算术》中“牛羊价格”“雀燕互换”等复杂多变量问题,让学生在尝试解题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列算式及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必要性的深入思考。在将古代趣题逐步抽象成方程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更品味到数学的文化魅力。
在知识架构引导环节,宋老师巧妙提问:“我们有学习方程的经验吗?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哪些内容?你认为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学习什么内容?”通过带领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路径,运用类比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章节的学习内容。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宋老师实现了从“讲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观察归纳方程特征入手,逐步提炼核心概念;从解析教材关键词,到结合实例进行辨析应用,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概括、信息整合及迁移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真正实现了从“学会知识”到“会用思维”的跨越。
精彩的课堂得到了区同仁教师的一致好评。顾跃平老师强调,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必要性至关重要。他充分肯定了本节课以古代趣题驱动思维的教学模式,认为这一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与优越性。此外,顾老师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指出,增设未知数相当于增加已知条件,能够有效优化等量关系的构建路径。在新教材实施中,教学不仅要精准揭示数学建模的思维本质,更要对数学原理的现实映射进行深度探讨。
此次教研活动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格初数学组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双新”课堂改革。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情境化教学,以丰富的数学史资料及贴近生活的现实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另一方面将深耕思维型课堂建设,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链、推动跨学科融合等方式,助力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真实问题,为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