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2日,第46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选拔活动(全国赛)在上海市奉贤中学圆满落幕。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OM队参与了本次选拔活动。
赛前队员们加油打气
OM创意嘉年华队员们互相交换纪念票
本届大赛有来自全国和韩国600余支参赛队伍,比赛内容包括长期题、即兴题及创意嘉年华。大赛的主题是“建设教育强国,AI时代创新无限”,不仅是青少年创新思维的竞技场,更是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展示平台。各参赛队伍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非凡的创意和卓越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去年暑假起,OM队员在教练王诚充老师和徐磊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备战训练。在解题《天文奥德赛》的过程中,队员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解决难题,将艺术与科技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最终圆满完成比赛。
颁奖大会
在颁奖典礼的庄严时刻,主持人从第三名起逐一宣布获奖名单。队员们既渴望听到学校的名字,又害怕希望落空,心情如同悬在弦上的箭。当宣布至各组第一名时,七位队员们紧紧相依,屏息凝神,目光如炬地锁定着主持人,连大腿都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当“第五组赛题——天文奥德赛,初中组第一名,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从话筒中传出的那一刻,大家内心的激动如火山爆发,全体队员无法抑制地从座位上跃起!
"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不仅赢得了比赛,更创造了属于我们的历史!"
《天文奥德赛》参赛队员名单
预备 7 班 卢垚辰
初一 3 班 于凌晟
初一 4 班 马薏涵
初一10班 张雨彤
初一10班 陈俊全
初一10班 朱逸辰
初一10班 杨悦瀚
参赛队员感言
自我三年级起,我便与OM(Odyssey of the Mind)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两次站上世界的领奖台。每一次踏上赛场,我都有着独特的感悟与历练,从一名稚嫩的小Omer蜕变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Omer,我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与超越中成长。而今年,我在OM国内选拔赛的舞台上,书写了新的篇章——首次摘得了全国冠军的桂冠,这段经历无疑将成为我记忆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预备7班 卢垚辰
有幸能够参与此次OM比赛,让我受益匪浅。马不停蹄的集训令我压力倍增,但当我们站在最终领奖台的那一刻时,让我感觉以往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训练中,不仅培养了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更体会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相信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愈战愈勇。
——初一3班 于凌晟
当我站在领奖台 手捧奖状的那一刻,不禁回想起了许多点点滴滴。临近比赛时,我们增加了很多集训机会,午休和课后服务等时间都会去训练长期题,也就是比赛最重要的部分。一遍遍的表演、抠细节,虽然累但值得。比赛时,我们都信心满满的站在舞台上,尽情表演着。最后我们拿到了一个很好的创校史的成绩: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拿到了去美国参赛的资格。一切都源于努力,正如“心无旁骛,万事可破”。
——初一4班 马薏涵
当听到这个名次时,心中满是震撼与欣喜。回顾往昔训练,虽然辛苦却十分值得。为打造出优秀的剧本,队员们常围坐一团,争得面红耳赤,从不同视角拆解问题。面对一次次方案失败,没人气馁,而是埋首复盘、改进。无数个日夜,我们反复测试道具,优化每处表演细节。这些看似煎熬的过程,实则是我们取得荣誉的关键。正是平日训练的极致打磨,才让我们在赛场脱颖而出。我将以此为目标,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收获更多的硕果!
——初一10班 张雨彤
比赛的准备无疑是漫长而艰巨的,从去年六月到今年三月,每个留下的人都在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面对这场比赛,而这次我们每个人也都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这次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团队协作的试炼场。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已经收获了远超奖牌分量的默契与成长。相信我们在世界赛也能取得好成绩。
——初一10班 陈俊全
参与这次比赛,我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训练中,团队协作如同精密机械的齿轮咬合,每个零件都在独特的位置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初面对意见分歧时,我总试图用个人逻辑说服队友,直到目睹同学们将自己独特的创意与想法融汇贯通,才真正领悟"三个皮匠"的古老智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这次比赛,我也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初一10班 朱逸辰
得知我们在第46届头脑奥林匹克中拿下全国第一名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备赛的日子里,我们无数次讨论方案、改进模型,遇到难题也从未放弃。当手捧着第一名的奖牌时,我知道,这不仅是我们的荣誉,更是格初20多年来的突破。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也感谢队友的并肩作战。未来,我们定当再接再厉!
——初一10班 杨悦瀚
OM队将于2025年5月赴美参加世界决赛。期待少年们继续以创新为翼,在国际赛场上绽放属于格初少年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