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社会发展,升学、家庭、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对青少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健康的成长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并应对学生的突发事件,实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校《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方案》。
一、指导思想
1. 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教育、评估、预警、干预彼此互为联动的质量监控体系:教育为先,全面开展全体学生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广泛宣传为学生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方式;评估为重,动态把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预防为主,建立心理危机主动防御意识,建立排查制度与预警机制,抓住最佳干预时机妥善处理;干预为辅,帮助学生调适心理,恢复心理平衡。
2. 对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的运作情况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有效的工作模式并加以积极推广,并上升为普适性理论,逐渐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
二、学校已有制度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心理教育途径,在实践中打下扎实基础,提高我校心理教育的效益,在学生心理健康质量监控方面开展下列工作。
1.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学习心理、同伴交往、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2. 开放心理咨询室。以学生自愿及教师推荐相结合的途径,开展日常咨询工作。
3. 开展团体辅导。通过团体活动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事先设定守密标准,采取合理预防措施,避免个人在团体互动中受到任何心理伤害。
4. 为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建立“心理档案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根据自愿为主的原则,从情绪智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气质性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检测,建立心理档案;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各类辅导记录、笔录材料、信函、检测信息等,只有在当事人同意后,才能提供他人检阅、使用。
5. 主动关心心理素质较脆弱和特殊家庭的学生,对这类学生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6. 开设家长学校。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在年级家长会上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心理专题讲座,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
7.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以心理广播、心理小报及学生心理讲座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的具体实施
在继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细化已有制度,并加以创新,建立本校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
(一)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的实施目标
针对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设立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的三大目标。
1. 发展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辅导形式与宣传途径,优化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多维评估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可能面临的心理矛盾与问题。
2. 预防性目标。针对有可能发生问题的学生,贯彻预防、预警为主的原则,防止这类学生产生心理疾病,及时发现潜在心理危机,让问题止于萌芽状态,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3. 治疗性目标。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特殊学生,注意有问题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支持系统,及时实施心理干预,排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得到康复。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
心理健康指标是划分心理健康等级、设立教育内容及实施监控、干预的依据。因此,在建立评估与监控体系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状况,建立一套具有监测功能的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所选择的评估与预警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1. 躯体症状指标:具体项目可参照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拟定。
2. 情绪指标:包括焦虑、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的识别、情绪的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刺激源等。
3. 应激源指标:即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客观事件。
4. 个体发展状态指标:包括个体人格特征、学习动机、个人对挫折的应对方式、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5. 社会环境指标:包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和满意度;对亲情、友情的看法和满意度;对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对社会氛围的满意度等。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质量的评估机制
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学生心理状况评估既起到了监督作用,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在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
1、 普查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心理档案,形成基础数据库
(1) 完善新生的心理档案
新生心理档案所收集的资料应该完整化、系统化、准确化,要能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全貌。具体资料包括:学生身体状况、在小学的具体表现、家庭情况、对学生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以及入学心理测试结果等。
(2) 规范新生心理档案的资料收集方式
新生入学后,通过相关心理测试量表(如SCL-90、EPQ、16PF等)对全体新生进行普查测试,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人格特点、人际交往、环境适应等多方面的状况。
在掌握新生背景资料时,班主任是主要实施者,利用家访契机,通过与学生面谈,与学生相关人员交谈,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取学生资料。为确保家访所收集背景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可以由心理咨询室提供细化、规范化的提问列表或关键指标检查列表,提高班主任家访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3) 为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等级
结合心理档案中心理测试与背景资料的分析结果,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级分类,为学生今后心理健康的跟踪服务奠定基础。初步拟定三级心理健康等级标准,分别为“健康/没有问题”、“低危/有一定问题”、“高危/有严重问题”。心理老师与相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制定更为科学的心理教学任务。
2、 定期评估在校学生心理状况,动态更新心理档案
每学期期末定期评估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心理评估常规化,建立学生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用发展的眼光记录学生的心理成长轨迹(心理档案样张详见附件1)。
(1) 将心理健康评估过程科学化、标准化
心理咨询室以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为基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属于该年级阶段特别需要关注的关键性指标。首先根据关键性指标选取适合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进行年级普测,将测评结果归入学生档案。同时,根据关键性指标,制作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量表,作为每学期评估的考量依据(量表样张详见附件2)。
(2) 评价主体由教师扩展到学生和家长
学生自评。让学生成为评估主体,根据所列指标为自己打分,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同伴互评。在学生群体中,学生相互之间能自觉不自觉地观察到同学心理健康改善的外显变化,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同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评,以增加评估结果的客观程度。
家长参评。利用每学期家长会的契机,让家长也参与到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过程中去,在全面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表现后,得出更加客观的评估结果。
教师综合评价。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参评的基础上,为学生评分,并根据权重量化该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3) 动态地为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等级
根据每学期的评估结果,动态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等级评定。初步拟定三级心理健康等级标准,分别为“健康/没有问题”、“低危/有一定问题”、“高危/有严重问题”。
3、 撰写评估报告并提出指导性建议
每学期为评定为“低危/有一定问题”与“高危/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撰写评估报告,依据学生的人格特质、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等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建议、辅导策略,并将相关培养计划告知学生班主任与家长,做到预防在先。
(四)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
依靠评估机制对学生心理素质数据库中各种心理状况动态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在校学生心理素质情况的全局掌握,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监督、预警措施,减少学生对自己、他人及学校的危害与影响。
1、 全员性预防教育
预警机制要注重事前防御,因此全员性预防教育是心理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与健康的成长氛围。
(1)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范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普及化、大众化,教育对象可以是普通学生、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社团成员、班主任、年级组长,甚至学生家长等,让心理健康教育为更多的人服务,而不仅仅服务于出现问题的小部分学生。
(2) 充分调动学生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加强心理社团建设,加大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力度,联合学生力量,提供获取心理知识的便捷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采用的形式包括:
常规活动。制作心理板报、制作心理校报、播放心理广播、推荐心理书籍、设立心理知识宣传月、心理健康宣传周等。
提供菜单式心理健康讲座。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有计划、有体系地设计相关主题讲座及系列讲座,制作成可选菜单,分发给各个班级、教师办公室等,先由学生、教师或家长自由选择所需讲座,再确定后续安排。
举办学生研讨会。选取热点话题与主题,定期举办学生研讨会,以塑造学生的个性,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3) 定期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会议
心理咨询室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动态监测手段,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馈,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提供依据,并给予指导性建议,防范群体性心理问题的加剧。
2、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上报体系
(1) 建立心理健康监控队伍,铺设预警网络
建设一支以心理教师为主,班主任、年级组长、学生家长为骨干,班级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监控队伍。定期对心理健康监控队伍进行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培训,逐步建立与规范培训制度,不仅提高成员自身心理素养和与学生、孩子、同伴的相处能力,还提高成员心理问题鉴别能力、预警意识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2) 明确监控队伍成员相关职责,建立心理危机或隐患报告制度
将现有资源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高效的监控体系,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建立家庭、班级、年级、德育室与心理咨询室的四级心理健康网,各级网络定期联系,实行“周报”与“月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家庭一级预警。通过家长学校的相关培训,使家长建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识,并掌握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班主任则上报给年级组长或心理咨询室。
班级二级预警。以班级为单位,具体工作由班级心理委员负责,主要工作是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向班主任汇报一次,有否发现班内存在异常状况。班主任汇总心理委员的汇报,每月向年级组长汇报一次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状况。
年级组三级预警。以年级为单位,具体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汇总年级中各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掌握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每月向德育处或心理咨询室汇报一次,要求留有书面记录。
德育处、心理咨询室四级预警。德育室与心理咨询室汇总各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以此为依据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并对危机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或转介到社会专业机构。
(备注:若遇紧急情况,打破“周报”与“月报”制度,应迅速向德育室与心理咨询室通报。)
3、 确定预警对象和范围
对监控队伍进行上岗培训,让监督者掌握确定预警对象与范围的简单方法。对存在下列情况的学生,作为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予以关注(仅供参考):
1) 在每学期的心理健康评估中,被评定为“低危/有一定问题”、“高危/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或筛查出有心理障碍或自杀倾向的学生;
2) 最近遭遇过突然打击或意外事件,比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发生严重疾病、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等;
3) 学习压力大,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 性格内向、经济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 出现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6) 既往有自杀未遂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7) 网络成瘾及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8) 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讨论过自杀或自杀方法、不明原因送给亲朋友好友礼物等。
4、 评估预警信息,发布危机警告
各级相关负责人通过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上报到手中的预警信息做基础判断,确定该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若存在,及时向上级管理者发布危机警告。
(五)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机制
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应遵循相应程序,采取明确而有效的措施,及时果断处理危机事件,降低危机发生概率。
1、 判断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
心理咨询室以恰当的方式约谈当事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同学、家庭成员等,了解当事人真实心理状态及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判断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
2、 确定应对方案
心理教师依据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性质、发生原因、发展历史、可能出现的问题,经合理分析后确定应对方案与干预措施,并撰写心理干预报告,放入学生的心理档案。
如果学生心理问题比较轻微,属于心理咨询范畴,由心理咨询室寻找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若属于集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干预。若是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小组辅导与咨询的方法。若是个别心理问题,要视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咨询或治疗的措施。另外,需根据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来源等,积极寻求家长、教师或同伴等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
如果确定当事人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可能属于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则由学生班主任通知家长,在家长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送学生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结果和意见,可采取学生住院治疗、休学治疗或在校边学习边治疗的方式。若短期内难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危害到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学院可直接送学生到医院就诊,同时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
3、 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心理教师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负责人。同时,学校也可尝试成立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由德育处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组成。小组成员平时各做自己的工作。一旦危机发生,他们就离开原工作岗位,组成危机干预小组,共同商讨治疗方案,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危机干预。
4、 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双管齐下”,保证方案执行力度,追踪干预效果
为保证干预方案的执行力度与效果,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应“双管齐下”追踪个案。心理教师需要定期对以往个案进行回访,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给予心理支持。而学生的班主任则需要经常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心理咨询室通报。
四、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的评价方式
在整个学生心理素质评估与监控体系中,针对不同参与者的工作职责与内容,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式,将评价落实到人,以促进评估与监控系统更好地持续运作。
1. 参与教师。所设立考核指标包括:基础心理知识掌握情况(比如,潜在在危机学生识别能力等)、预警所上报的书面材料、高危学生识别率、工作态度等,制作成考核表格,在监督队伍中进行互评,每学期评选出若干位“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或者将心理健康教育参与情况作为教师学期考核的一项内容。
2. 参与学生。考核学生范围为:心理社团成员与班级心理委员。所设立考核指标包括:基础心理知识掌握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工作态度等,让参与学生根据这些维度撰写工作小结,以座谈会形式进行交流,推选出“同伴辅导员风采人物”。
3. 心理教师。所设立考核指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次数与质量、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情况、高危学生干预情况等,制作成考核表格,由上级领导进行评价与考核。
附件1: 学生心理档案样张
基本信息 |
||||||||||||
姓名: |
班级: |
性别: |
年龄: |
|
|
|
||||||
背景资料 |
||||||||||||
家庭情况: |
|
|||||||||||
小学表现: |
|
|||||||||||
曾经遭遇的重大事件: |
|
|||||||||||
心理测试结果记录 |
||||||||||||
年级 |
测试工具名称 |
结果记录 |
具体说明 |
|||||||||
预备年级 |
|
|
|
|||||||||
初一年级 |
|
|
|
|||||||||
初二年级 |
|
|
|
|||||||||
初三年级 |
|
|
|
|||||||||
心理健康状况评价量表结果记录 |
||||||||||||
年级 |
评价量表名称 |
结果记录 |
具体说明 |
|||||||||
预备年级 |
|
|
|
|||||||||
初一年级 |
|
|
|
|||||||||
初二年级 |
|
|
|
|||||||||
初三年级 |
|
|
|
|||||||||
心理健康状况等级评定记录 |
||||||||||||
|
健康/没有问题 |
低危/有一定问题 |
高危/有严重问题 |
|||||||||
预备年级 |
ü |
|
|
|||||||||
初一年级 |
|
|
|
|||||||||
初二年级 |
|
|
|
|||||||||
初三年级 |
|
|
|
|||||||||
心理咨询记录 |
||||||||||||
|
||||||||||||
其他补充资料 |
||||||||||||
|
||||||||||||
附件2: 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量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标准 |
自评 |
同伴 |
家长 |
教师 |
综合 |
||
优 |
良 |
待 |
权重:0.2 |
权重:0.2 |
权重:0.3 |
权重:0.3 |
|
||
认知 |
自我意识 |
明确 |
|
|
|
|
|
||
情绪 |
稳定性 |
情绪波动不大,两极性不明显 |
|
|
|
|
|
||
持续时间 |
适中 |
|
|
|
|
|
|||
意志 |
自律 |
能监督与约束自己的行为 |
|
|
|
|
|
||
自控 |
自控力强,能适应环境变化 |
|
|
|
|
|
|||
人际关系 |
|
同伴关系和谐,能团结协作,与人友好相处 |
|
|
|
|
|
||
家长评语 |
|
||||||||
教师评语 |
|
||||||||
优:完全达到;良:基本达到;待:基本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