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纵横

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 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5-04-30   来源:黄舜华   

2025422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提升科学素养的英语科普项目化学习研究》总结活动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主办,上海市闵行区翻译协会、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等单位协办。来自教育界、科技界以及多所学校的领导、专家、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共230余人参加,共同见证这一融合科学与语言的学术盛会。

本次活动包括教学展示、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学生分享、专家点评和活动总结六个环节。

 

教学展示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的范訢佳老师与七年级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班的学生合作,以“How DeepSeek Helps Robots Think Like Humans”为题,围绕深度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原理,通过两段视频,由浅入深讲解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范老师以数字识别这一日常体验为切入点,回顾了人类神经元的相关知识;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把握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流程和计算细节;通过小组讨论和任务分工,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多角度理解;最后,通过提供结构化的演讲框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所学内容,并鼓励运用比喻、举例等科普手段,提升科普表达的通俗性与趣味性。整堂课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学生在科学探究和语言能力方面的双重进步。

 

图片

 

主旨报告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导师、项目负责人孙海琴教授回顾了项目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她指出,英语是青少年获取前沿科技信息、传播中国科技故事的重要工具。通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提升了科学素养,还能通过英语实现深度学习与创新表达。孙海琴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英语成为支撑科学学习的赋能工具,这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经过三年的努力,项目组取得了多维度的成果:出版了国内首部《中学生科普英语演讲》教材,搭建了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体系;丰富了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提升了英语科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并将课程延伸至高等教育,探索基础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图片

 

圆桌论坛

四位专家左洋洋(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校长)、汤霞(格致初级中学副校长)沈勍(七宝鑫都实验中学副校长)、王琳艺(上外附中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围绕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

 

专家一致认为,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养和英语表达能力,还有效激发了科学兴趣与创新实践能力。四位专家分享了各校在跨学段教研、校企合作、社会资源联动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指出,未来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学科融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英语教材中的科技主题,构建稳定的基础科学内容体系。在总结经验时,与会专家提炼出科普+语言”“项目+队伍”“平台+机制的核心特征,强调项目化学习和核心团队引领的重要性,倡导通过共同教研和系列化学习场景建设,持续完善跨学科英语科普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学生互动

在师生分享环节,格致初中英语教师尤文婷与学生代表张心怡、董奕昕、龚右左分享了课程收获。尤老师介绍,自2022科英社团成立以来,学生通过模拟演讲、模型制作、跨学科探究等形式,完成了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的转变。近三年来,已有50余名学生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思创挑战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龚右左回顾了学习经历:每节课追问公式推导、拆解技术原理,让我学会用英语思考科学问题。张心怡和董奕昕则分享了市级科学思创挑战活动的获奖故事:张心怡以口袋公园为题,通过制作模型展示科技与生活的联系;董奕昕则以悟空号:解锁宇宙暗物质的火眼金睛’”为例,阐述英语科普的核心:将复杂科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听众。

 

图片

 

专家点评

在专家点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路杰和上海市虹口区教科院教研室主任姜振骅对本次研讨会的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点评。

图片

 

路杰教授从技术视角指出,英语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并建议课程进一步探索中文编程与英语科普的协同,培养学生跨语言科技思维。

 

图片



姜振骅老师认为,这堂课成功将科学知识与英语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尤其是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机器如何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这一前沿话题,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理解与英语表达能力,建议在教案中明确标注科学与语言内容的重点与目标,尝试丰富教学形式,增加实验操作和模拟演示等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活动总结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的席晓萍老师在闭幕致辞中指出,科普英语的使命是培养兼具科学思维与人文情怀的未来人才。未来需要构建科学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前沿科技导入跨学科探究国际化表达的完整育人链条,让前沿科技真正走进公众视野。

 

图片

 

分享到: